石英陶瓷如何成形的
在國內外石英陶瓷的生產中,一般普遍采用的成形工藝是泥漿注漿成形,也有離心澆注成形、澆灌成形、蠟澆注成形、半干法成形、等靜壓成形、搗打成形等。為了提高制品的強度與降低氣孔率,也有將燒后制品用有機或無機溶液進行浸漬的方法。下面就詳細的為大家介紹它的成形技術:
凝膠注模成形技術是石英陶瓷一種新的成形工藝。膠注模成形工藝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出現的 一種新的膠態成形工藝,是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M.A.Jammey等發明的,是傳統膠態成形工藝與有機化學 理論的理想結合。與傳統注漿成形依靠石膏模吸漿的原理不同,凝膠注模成形是通過漿料內部的化學反應形成大分子網絡結構或陶瓷網絡結構,以使注入非孔模具內的泥漿快速凝固成陶瓷坯體。相對于注漿成形來說,凝膠注模成形周期短,制品的結構與密度均勻,完全可以采用原先注漿成形的生產設備,因此可減少設備投資,且坯體強度高,可以進行較復雜的成形加工。我國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引進該技術并首先在氧化鋁陶瓷基片的生產中獲得成功,后來又將該技術引入到產品的成形中,開發了產品的振動凝膠注模成形新技術,并采用該技術開發了用本產品天線罩、太陽能多晶硅鑄錠用石英陶瓷坩堝、玻璃窯爐用蓋板磚、料碗、勻料筒等產品。
產品自問世以來,歷經了半個世紀的發展,制造方法不斷更新,產品性能不斷提高,應用領域不斷擴大,反映出本產品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發展前景。
隨著應用領域的不斷發掘,對石英陶瓷材料性能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同時對我們材料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戰,我們應該不斷探索新方法、尋求新途徑,完善和提高產品的各項性能,以滿足愈來愈苛刻的使用需求。相信石英陶瓷以它的性能,將會有更廣闊的開發應用前景。